初夏,我來到潁東區冉廟鄉張灣村,感受“綠竹入幽徑,青蘿拂行衣”的田園意境,尋找我的夢里鄉愁。 張灣村位于阜城阜埠路兩側,茨淮新河北岸,與利辛縣毗鄰,是冉廟鄉的東大門。村部座落在茨淮新河大閘北岸大壩之上。第一次來到張灣村,目光所及處屋舍儼然、道路整齊,房前屋后,生機盎然,仿佛來到了桃花源。茂密的桃樹掩映著整潔的水泥小路。村內休閑小廣場上,幾個孩童在追趕嬉鬧;路口處,幾位老先生聚在一起,抽著旱煙,似在憶前塵往事…… 來到一個農家院落,迎面六間并排的紅磚瓦房,是張灣村的茨準新河紀念館。冉廟鄉為了記錄和呈現當年開挖茨準新河的那段歷史,尋找文獻資料,尋訪當年親歷者,收集整理歷史實物,建成“為鄉村寫史、為農民立傳”的紀念館。展館里的照片、歷史資料、獨輪車、蓑衣,還有當年民工發明的“拉坡機”,瞬間將人拉回那段難忘的艱苦歲月。 茨淮新河于1971年動工開挖,是由皖北人民親手開掘出來的人工河,全長134.2公里。據當年參與工程的張灣村民張文獻老人回憶,張灣村先后200多人參與工程建設,他們拉著架子車,徒步30多里路,到孫大營河段上工,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。那時的天氣非常寒冷,有的人打著赤腳,手上不知磨破了多少血泡,肩膀上不知增厚了多少老繭。但他們不怕苦,不怕累,爭先恐后,爭分奪秒,不看到工地上收工的大旗揮下絕不會休息。紀念館里,當年參與茨淮新河建設的張灣人的資料、影像,講述了當年的悠悠歲月…… 近年來,潁東區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、美麗鄉村建設,張灣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村莊居住環境好了,村民的集體榮譽感、自豪感油然而生,大家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家園。鄰里之間誰家有事,其他人都熱心幫忙,處處洋溢著濃郁淳樸的鄉風文明…… |
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: fynewsnet